余院士道啟:
近日您對本人及中時媒體集團的評論,
桃園打掃
,其中有指稱「中共明目張膽透過台商收購媒體」一事,
台中安招財斗首
,拜讀之後深感不安與難過。不安的是,
椰子水好處
,余院士對本人及中時的諸多指正,
贈品設計
,確實有待我輩深自反省;難過的是,
史迪奇內褲
,余院士對本人及中時同仁,
專業指甲彩繪
,尚存有不少嚴重的誤解,
惠斯勒官網
,有待進一步澄清與解釋。今日特奉上此函,除了致上本人對您最高的敬意外,亦盼望能向您表達本人的若干想法與理念。
首先要向余院士坦誠以告的是,本人對先生的學術成就,以及您在當代人文學界的崇隆地位,了解的相當淺薄,絕大部分都是藉由時報同仁引介才充分理解,而我所有在時報的同仁,都對我極力推崇先生的學養與見識。因而,余先生對本人及中時的任何指正,除了虛心檢討外,時報同仁也敦促我一定要親自致函先生做說明。
藉由時報同仁的說明,本人也才知悉,余院士與中時創辦人余紀忠先生昔日曾有深厚的情誼,先生諸多針砭時弊、發人深省的讜論,亦多選在中時發表,對台灣民主多元的啟蒙,有著不可磨滅貢獻。憑著這份情誼,本人相信先生對中時依舊是關愛的,也理解先生對時報的批評,絕大部分都是基於求全責備為出發點的。
四年前一個偶然的機遇,本人接手中時媒體集團的經營,接手後不久正巧趕上中時六十周年,在與時報同仁共同籌備六十周年慶典的過程中,讓我更加了解中時在台灣民主發展上的角色,也以自己能有機會成為時報人為榮。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就是要讓余紀老秉持半個多世紀的辦報理念,能夠永續傳承下去。
很遺憾的是,我這個單純的信念,不僅遭人誤解,更蒙受諸多扭曲,我原本只是單純的企業經營者,並非政治人物,也不是媒體人,但接手經營中時媒體集團的這四年,卻是無端的一再被捲入台灣政治惡鬥的深淵。我的台商背景,一再被影射有「中資」背景之嫌;我的若干言論,每每被放到顯微鏡上做擴大檢查;媒體集團內部的正常人事調整,更被外界誇大成是「內部整肅」;本人參與一項有線電視系統台的併購,原意是要從外資手中搶救數位資產,卻被抹黑成「媒體巨獸」。所有上述這些指控都沒有任何事實根據,但諸多含沙射影的誹謗與羞辱,卻已嚴重傷害到我的人格與形象,我雖一再選擇隱忍,但內心卻非常痛苦,有時甚至難過到輾轉難眠。
如今,這些加諸於本人指控與誣衊,還被有心人士刻意輾轉傳達給先生,讓先生被迫藉著這些片斷被扭曲的訊息做出回應,然後再在台灣被媒體同業加碼炒做,目睹先生尊貴的令名,被部分媒體操作為打擊同業的工具,如此的糟蹋濫用先生的清望,如何不令人難過?這究竟是在愛先生,還是在害先生?我與我的時報同仁都知曉先生已被蒙蔽,但還是隱忍到現在才向先生做說明。本來早就有意專函向您說明,惟當時輿論充斥對立氛圍,本人與中時均陷入各方圍剿境地,決定暫不叨擾先生,主要也是不希望先生再蒙受其它困擾哪!
本人非常理解,余院士對本人當初接受華郵專訪的部分內容有意見。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說話心直口快,但我敢做敢當,敢說敢認,在此要慎重的向先生澄清的是,這是篇被嚴重扭曲的專訪,本人已經多次去函華郵要求澄清與更正,惟該記者一直不願公布訪談全文。更遺憾的是,這篇專訪已經被許多有心人士援引為打擊本人的依據,導致本人今年以來一再面臨各方無情的圍剿,甚至陷入一再被「思想審查」的境地。先生應當理解,如果華郵那篇專訪,確實傳達了本人的理念,我又何須要在事後予以嚴正的駁斥與澄清呢!
在此謹向余院士表明我的幾點理念:對於「六四」,本人與余院士一樣關懷所有在事件中不幸死難的同胞,也盼望中共能儘快公布事件的真相,讓受難者能夠儘快平反;對於兩岸未來,本人與多數台灣主流的民意一樣,希望透過持續的交流與互動,維繫雙方永續的和平與安定;而也惟有藉著兩岸和平的維繫,才能守護住台灣的民主現狀,也才有可能在未來刺激大陸邁向更穩健的民主改革。
在此很想與余院士分享一些我在時報六十周年社慶典禮中,針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所發表的若干想法。我認為過去歷史的際遇,使兩岸人民產生一些隔閡,但我也相信只要秉持「民族認同、政治民主」這樣的原則與信念,兩岸必能創造永久的和平,也必將開創歷史的昌盛與繁榮。我同時也認為在未來的十年,無論是民主的台灣、經濟的台灣,還是文化的台灣,台灣都應該要有自信,以開放的胸襟迎向大陸,「兩岸好,台灣會更好,兩岸和平、團結,台灣會更快樂、更富裕」。
或許先生並不完全贊同我的想法,但這就是我真實的想法,我非常盼望余院士能給我批評與指正。先生如果願意,也非常希望能夠寄上本人在三年前所支持創辦的《旺報》,這份報紙創辦的初衷,除了促進台灣讀者更加瞭解蛻變的中國之外,更希望能透過新聞的報導與理念的啟蒙,進一步帶動大陸未來民主改革深化。我深切盼望先生不要再藉由那些扭曲的言論加深對我的誤解,而是透過這份報紙的具體內容,來理解我對台灣的愛、以及對兩岸未來的用心。
我個人早年從事食品業,發跡於宜蘭,後來赴大陸發展,我看到大陸建設突飛猛進,台灣則在原地踏步,我真擔心台灣人被大陸人看不起,而在我的思惟裡,我是第一先愛我的家,第二愛我的故鄉,第三才能擴大成我愛中國,也因此在辛勤打拼二十餘年後,決定回饋台灣,除了接手中時媒體集團的經營,我心中念茲在茲的信念只有一個,就是「壯大台灣」,惟有讓台灣站起來,才能抗拒大陸的磁吸,也才能維護現有的民主價值與生活方式。
我最後必須要向先生坦誠以告的是,從接手中時以來,我沒有帶任何一個媒體人進入兩大報編輯部,連財務等所有人員,均是原有班底,不論是我本人亦或是時報的全體同仁,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變,都會永遠堅持當年余創辦人留下的辦報理念,中國時報永遠會是余院士當年所熟悉的中國時報。我更盼望未來能有機會向余院士當面請益,也懇請先生能像過去關愛時報一樣,繼續給予本人及中時同仁更多的鞭策與指導,相信我們的努力,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最後,我要代為轉達時報多位熟識您的同仁對您的問候與致意,同時也謹代表全體的時報同仁敬祝先生身體健康,諸事順心!
蔡衍明 201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