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為吸引外資投資,
湧清泉
,疾呼要撤除投資障礙,
降低貸款利息
,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等官員也數次在公開場合中表示應吸引陸資、促進兩岸投資平衡,
信用破產
,但修法卻反收緊,
抵押不動產
,徒添陸資在台投資與經營的技術性障礙,
去角質
,「反向操作」令人疑惑。
儘管政府從嚴在台陸企管理,
資金週轉
,起因於特定立委、媒體在服貿爭議中緊咬開放陸資將造成「假投資、真移民」,
飯店
,政府此舉是為平息爭議,
舊屋翻新桃園
,不得不採取的權宜之計,盼藉此換來《服貿協議》順利闖關。
只是,無獨有偶,不只陸資有此感受,美國商會白皮書也直指台灣投資障礙太多,「民粹主義」旺盛。比起美國,台灣社會對陸資更是「另眼相看」,但陸資多半低調,對台灣的投資障礙只能選擇用腳投票,延長觀望時間或乾脆不來。
由於服貿抗議聲浪呈現有特定組織的持續行動,陸資也許很容易理解官方以管理趨嚴平息爭議的用意;但一個因政治風向就能倏忽改變投資規範的社會,可能仍將造成外資在投資決策上舉棋不定。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