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國中1男學生疑實驗不慎 遭高溫液體燙傷

男童送往苗栗大千醫院後進行緊急包紮。(江詩筑攝)

(更新)大湖鄉大湖國中4日上午8時許傳出理化實驗室實驗室意外,

辦公室照明系統

,一班8年級學生進行酯化反應時,

台北RO飲水機

,14歲胡姓男學生疑因操作不慎,

員林居家照護

,試管內的高溫溶液噴濺,

南投專業看護

,造成他頭臉、胸部及雙手約1、2度燒燙傷,

中古車買賣費用

,其中右上臂有5公分見方的3度燒燙傷,

漸進式排名

,燒燙傷佔體表面積約5至6%,

員林美丙證照班

,需留院治療,幸無生命危險。指導實驗進行的古姓理化老師指出,該實驗是使用有機酸、醇類、濃硫酸等於試管內混和後,在燒杯以隔水加熱得到酯類和水,課前也針對實驗步驟及應保持距離、將試管口朝外等注意事項向學生說明。古姓老師表示,全班分成5組,胡生為該組第1個操作者,懷疑胡姓男學生恐因劑量未掌握好、加熱時又將試管口朝向自己的方向,因此意外遭高溫液體燙傷。不過校長吳雲道事後改口稱該實驗僅使用正丁醇及醋酸反應而成,並無濃硫酸,且過程中教師親自給藥及按教學步驟進行,符合安全規範,肇因懷疑是藥品遭汙染或加熱過久釀禍。對此,國立高中化工科老師指出,酯化實驗中,多是使用濃硫酸作為催化劑,一般醋酸不會有反應,實驗時如果醇類放太多或太快,也會加速反應,且若燒杯內的水太少,試管內溶液沒有全部進入水浴、或是加熱時間太長,也會產生「突沸現象」,造成管內液體急速升溫噴濺。教育處長劉火欽表示,實驗意外責任問題有待調查,會要求校方訂定包括老師及學生的實驗標準作業流程,當然針對老師對於實驗教育的用心也感到肯定,他強調,希望不要因為單一事件,影響以後老師實驗教學,以免學生受教權益受損。不過,案發後校方態度先是閃躲,僅以已完成通報校安處理為由,但截至中午為止,教育處仍未收到通報,且校方不願說明實驗經過,且在記者追問實驗意外細節時,吳雲道及其他老師在旁持續干擾、打斷理化老師回答,最後以「會影響課務」為由,將人帶開並拒絕受訪,事後又發出書面聲明隱瞞過程使用具腐蝕性的液體,此舉恐引起疑慮,盼教育處協助釐清。(中時稿件),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