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17處易壅塞路段改善計畫 2個月展成效

台灣大道車流量於上下班時段常動彈不得,

靈魂伴侶

,造成怨聲載道、民怨沸騰!(陳世宗攝)

「動彈不得、怨聲載道!」台中市17處易壅塞路段上下班時段常車滿為患,

護理指導員

,引起民眾強烈撻伐,

南投短期看護

,抨擊政府無能百姓受苦!交通局長王義川說,

桃園短期看護

,該局5月啟動易雍塞地點改善計畫,

3M廚下型淨水器

,經過2個月努力,目前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15%以上,部分路口更大幅縮短50%以上成效顯著。王義川指出,全市17處優先改善路段,均位於交通幹道交會點,或商業活動頻繁地區;包含國道1號中清交流道(中清路至環中路)、豐原交流道(神岡區中山路)、台74線沿線匝道、以及市區道路台灣大道沿線、中山醫大、公益路、三民路、崇德路、火車站前等。為針對各路段現況問題,對症下藥,交通局多次邀集如高工局與公路總局等共同研議逐一會勘後,於5月中依各地道路特性提出改善措施,透過車流分流、放寬匝道管制、號誌時制調整、車道重新配置、增設指示牌面、設置分隔設施、加強取締違停等方式,多管齊下,以有效改善壅塞狀況。王義川說,經市府及各機關兩個多月努力,依據各分局警員現場調查結果顯示,已有16處地點的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了15%以上,部分路口大幅縮短了50%以上;如台74線快速道路青海路匝道、台74線環中路與向上路口,及台灣大道的忠明南路至英才路段等,改善成效顯著。王義川強調,交通改善並非一蹴可幾,仍將持續以滾動檢討方式推動改善措施,並將此次跨局處合作的成功經驗建立機制,擴大運用至其他主要交通幹道。中長期而言,將積極推動軌道運輸骨幹建設,落實MR.B&B複合式交通系統藍圖,根本有效解決中市交通問題;透過智慧交通環境的建置提升交通運轉效率。交通局表示,為讓用路人掌握即時交通路況資訊,交通局提醒,民眾可下載「臺中i-Yo」APP,出門前先查看,選擇車流較少的替代道路,以安全快速抵達目的地。(中時),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