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木柵鐵觀音

有天和馮建三、徐綺雯伉儷登猴山岳,

十二禮

,下山後在「迺妙茶廬」喝茶吃飯。那天我們泡的是木柵鐵觀音,

醫美面膜

,發源地就是此處。當年張迺妙、張迺乾兄弟回安溪老鄉引進鐵觀音種茶苗,

LED燈管

,種植於木柵茶區,

新竹光纖寬頻

,乃木柵鐵觀音之始。木柵老泉里、貓空一帶,

引擎吊架

,目前仍為全台唯一觀音茶區。從唐山到木柵,風土條件不同,木柵鐵觀音自然和安溪所產的風味殊異了。鐵觀音種的茶樹照料不易,茶農遂用其它茶種取代;蓋鐵觀音既是指茶樹品種,也代表一定製程所生產的茶;亦即可以使用別的茶種如武夷、梅占、四季春,按照相同的方法製茶,成品也叫鐵觀音。不過,用鐵觀音茶種,按鐵觀音製法所生產的茶葉叫「正欉鐵觀音」,意思是真正的鐵觀音。正欉鐵觀音有一種特殊品種香,茶農稱為「觀音韻」,茶湯濃,茶質重,表現一種桂花香,香味總是纏綿在杯底。木柵鐵觀音屬輕萎凋、半發酵茶葉,傳統以炭火烘焙,製程須反覆焙揉,以求特別的喉韻。製茶過程相當繁瑣耗時,採摘後經日光萎凋,室內萎凋,炒菁,揉捻,走水焙,布巾團揉,烘焙。尤其走水焙和布巾團揉屬獨特工序:初焙未足乾時,用布包團揉成球狀,並輕輕轉動揉捻布球,再放入焙籠慢焙,令茶葉捲曲緊結,如此反覆焙揉,乃生成濃醇的香味。木柵茶農世代承襲,各自有獨特的表現。經過一世紀的發展,如今貓空林立著茶坊、土雞城,上山買茶喝茶者越來越少了。我已經習慣每天清早泡一大壺茶,喝到下午;倘若生活中沒有了茶是什麼生活?日本俗話「沒有茶氣」,是指一個人不能領悟人生亦莊亦諧的微妙意味;「茶氣過盛」則指無視人間悲苦,放浪衝動的唯美主義者。我好像已經遠離了茶氣過盛。景美溪粼粼波光波動著往事,木柵茶香從山上飄到山下的糕餅店。那次送嬌妻去廣州復大腫瘤醫院住院治療,再趕回台灣,到桃園接了雙雙回家已是黃昏,父女來到貓空,坐在露天茶座品茗,看纜車上山下山,山谷挽留著夕陽餘暉。很想安慰她別害怕,要先有心理準備,卻不知如何對她開口,只好沉默喝著杯中的鐵觀音。我自己其實很害怕。那茶葉浸泡過久,帶著清楚的苦澀味。我歡喜木柵鐵觀音,它湯色琥珀,透露綢面豔澤;我歡喜它的厚實、收斂感,入口微澀微酸轉甜,那輕淡的弱果酸,像生活的滋味,很適合我這種淚水尚未流乾的糟老頭飲用。小小茶杯中乍看沒有波瀾,仔細用心品味,發現裡面起伏湧動著驚心的劇情。人生太短太無常,歡樂像茶杯那麼小,淚水經常滿溢。,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