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觀察》第三方支付併購迭起 一張牌照動輒上億

大陸房地產龍頭企業萬達集團去年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圖為萬達與快錢簽署戰略投資協議。(中新社)

跟以往「買殼」的想法不同,

賣車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現在收購方更願意出高價挑好貨,

二次協商申請

,非常看重支付公司本身的運營能力、經營團隊、業務佈局、市場佔有率等方面,

引擎吊架

,行業排名相對靠前的公司更是被多方爭搶。

奇葩遍地估值10億 快手短視頻「農村包圍城市」

列入瀕危 中國紅木市場迎來暴漲
「交易很頻繁,

增加財富課程

,價格一直在漲。」IT行業出身的老張在北京做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申請和轉讓業務已經十年,

可微波保鮮盒

,從最初支付公司的粗放發展、持牌經營到近兩年的併購潮湧,

訂製招牌車燈

,老張的業務越來越大。只是有所不同的是,以前申請牌照很容易,而今卻是「幾乎不大可能」。十年積累,並非申請牌照的業務能力下降,而是支付的監管環境在變。央行(編按:中國人行)有關負責人今年8月稱,堅持「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提高質量、有序發展」的原則,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一時間,支付行業風聲鶴唳,增量暫停的同時專項整治全面鋪開。那些套碼、造假、挪用資金等違規違法操作的支付公司要么被罰款,要么直接被註銷。不過,申請業務不好做,支付轉讓卻火了。既然難以直接申請獲牌,外界就只能併購或入股現有的支付公司,由此燃起行業新一波併購熱情,牌照價值扶搖直上。價格抬升「牌照少、買家多,很多人都想得到一張支付牌照。」受訪人士稱,支付行業依然是一個賣方市場。原先業界有270家公司取得支付牌照,但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廣東益民旅遊休閒服務有限公司和上海暢購企業服務有限公司3家公司因挪用客戶資金、偽造財務報表等行為被央行「摘牌」,業界僅剩267家支付機構。據了解,不同業務範圍、經營範圍及運營水平,支付機構的身價也不一樣。通常,全國範圍經營的互聯網支付機構最搶手,報價至少兩三億元(人民幣/下同),隨後是全國性的線下收單機構,最後是預付卡機構和地區性的支付機構估值相對低些。在老張看來,支付牌照是從2014年底開始炒起來的,跟以往「買殼」的想法不同,現在收購方更願意出高價挑好貨,非常看重支付公司本身的運營能力、經營團隊、業務佈局、市場佔有率等方面,行業排名相對靠前的公司更是被多方爭搶。當多家「金主」看中同一家支付公司時,多方競價之下,價格一再抬升。「誰先簽合同就是誰的。」老張透露,由於好幾家在跟賣方談,賣方報價之後「反悔」的情況很多,部分公司甚至出現內部爭鬥。比如一家支付公司最初估值3億元的時候出讓了部分股份,但後來發現行情在漲,有人願意出高價,公司估值達到了5億元,這時大股東會想盡辦法把新來的股東排擠出去,重新作價再轉手。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電商、科技類公司參與其中。這點從已有的併購交易中可見一斑。比如早先京東收購網銀在線、萬達收購快錢,以及今年密集出現的海立美達收購聯動優勢、宏圖高科買下國採支付、唯品會拿下浙江貝付,還有今年9月、10月陸續出現的新力金融入手海科融通、宏磊股份併購廣東合利寶支付、美團點評買下錢袋寶等。其中,快錢、聯動優勢等機構在線下收單或移動支付業務中均有一定優勢,行業排名較為靠前。「支付行業進入了收購潮,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交易產生。」一位第三方支付行業人士稱,這些併購行動大部分是整體打包,買入支付公司100%股份,還有部分是注資入股,但基本上都佔據控股地位。併購資金少則幾千萬元,動輒上億元,收購方除了現金支付,也有發行股票、股份置換等支付方式。搭載業務其實從行業角度來看,支付公司盈利的並不多,大部分還處於虧損狀態。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支付牌照的價值。艾瑞諮詢分析師李超表示,收購方買下支付機構的動機並不在於標的物盈利與否,更在於有了支付公司後能讓企業或集團本身擁有更加豐富的業務資源,對原有企業是一大提升。畢竟很多收購方是集團業務,借助支付工具可以實現交易閉環,積累寶貴的客戶數據。「支付是特別有用的一塊牌照,以支付為基礎可以搭載很多業務。」浙江一位支付機構從業人士表示,以電商為例,平台是不允許存留客戶身份證、銀行卡等賬戶信息的,但第三方支付可以,這些數據對平台非常有用,能夠對客戶信息形成精準分析與風險把控,對平台發展金融業務,構建集團生態圈很有幫助。買入支付公司後,公司運營成本可能比以往高,但可以從其他場景賺錢。換句話說,支付是一個商業生態圈的入口或基礎工具,疊加業務發展起來後足以反哺支付本身。這種現象十分常見,比如一個集團客戶旗下有P2P、眾籌、徵信、小貸、融資租賃等多類業務,如今通過支付交易通道,業務都串聯起來了,效益更高。更為重要的是,公司的內部交易數據不容易被洩露,也便於控制資金流。受訪人士透露,如果支付公司是集團自己的,與商戶結算起來就更加自由、靈活,比如「T+1」結算的可以有所延長,按「T+2」或「T+3」等方式結算。經過近兩年的跑馬圈地,支付機構頻頻轉手,但業內人士稱,支付牌照收購的窗口期不會太長,一旦市場上關鍵的買家都完成收購,剩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手中的牌照價格也很可能會大幅跳水。「能出手的支付公司在這兩年基本上都被收購了,支付轉讓所剩不多,併購潮快到尾聲了。」老張說。(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新金融觀察,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