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先想清楚廢核後的問題再行動

廢核似已成為台灣的政治正確與社會主流意識,

台中關鍵字行銷

,314全台同步廢核遊行,

關鍵字優化

,兩黨主席都強調了「非核家園」及節能減碳、發展新能源願景。據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當天統計,

網路行銷公司台中

,台北場人數約3萬人、高雄1萬3千人、台南7千人,

網路行銷公司台中

,總計全台約5萬人上街反核,

網路行銷公司

,人數不是很多,

關鍵字行銷

,當天也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

line行銷

,可見社會依然沒有共識,我們呼籲全民應理性地思考廢核之後的問題,再決定未來如何行動。此次,反核人士黃其君公開堅決反對參加「沒有提出完整配套措施,就想要廢核」的廢核遊行,他不支持台灣持續發展核能,但考量台灣整體情勢與迫切面對的氣候變遷問題,他接受嚴格監控下的穩「漸」減核,與符合環境承載條件下的穩「漸」發展再生能源。這些觀點使他的文章在網路論壇PTT八卦版被推爆,我們認為這是理性思考的結果。我們能理解反核人士的主張,但希望要先想清楚具體可行的替代計畫,再看看台灣發電結構現況,再提出廢核後解決缺電危機的可行方案,以說服大眾,而不是為了執著理想而不必考慮可行性與代價,這不是政治人物負責任的態度。我們點出以下癥結:第一,台灣99%的能源都由國外進口,自產能源比例不到1%,能源成本昂貴。第二,台電供電長期吃緊,依照台灣的電力負載曲線,理想的基載比例大約是60%,也就是滿足可長時間連續運轉且發電成本低之特性的發電比例至少要在60%以上,但實際上的基載電力比例不到40%。去年9月曾因為天氣因素耗電量大增,電力備轉容量一度降到僅剩3%,當時台電啟動高成本燃料發電機,才撐過危機。第三,從2014年發電結構來看,火力發電量占比達76%,其中燃煤37.6%、燃氣32.3%,核能發電占比18.6%,是三大發電主力之一,每年發電量400億度,是當前不可缺少的基載電力來源,少了核電,台灣馬上會陷入斷電危機。第四,依台電2014年數據顯示,太陽能發電每度成本10.14元,燃油發電6.63元,抽蓄發電4.81元,燃氣發電3.92元,水力發電1.4元、風力發電3.48元,燃煤發電1.3元,核能發電0.96元。然而近年來國內興建核能和燃煤等基載電廠的屢屢受阻(燃媒發電廠通常有汙染的爭議),因基載電力嚴重不足,台電只能選擇建設爭議較小的燃氣電廠。而且基載發電比例僅占40%,大約只能支應最高峰量時段的70%用電。這中間差距的30%,都是用昂貴的天然氣來發電,一旦核能退出,我國電力結構的問題只會更加惡化。第五,凍漲電價不符公義,我國民生用電占總用電量不到20%,其餘80%等於變相鼓勵產業高耗能。第六,太陽能、天然氣、風力發電等發電成本都在3.5元以上,核能、燃煤每度成本差距近3元,全面廢核電價恐怕會是現在的2~3倍,台灣社會能接受嗎?第七,核四廢棄或封存要全民埋單,廢棄後2838億的興建費用必須認列損失,封存每年每部機得花20億元維護,2部機要40億元,以燃氣取代每年發電成本為360億元,廢核總成本將近400億元,國家將面臨巨額負債。廢核的配套中,電業法修正案應該盡速審議、完成立法,以改革台電的綜合電業型態,切割出發電、輸配電二大部門。電力調度中心成立獨立財團法人,統籌全國電力調度。台電切割必須要有時間表,未來的電力市場的調配及合理電價應該盡速研議。未來發電業與客戶間可自由訂定費率。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變革。發電業可開放民營,火力發電市場應完全自由化,並降低申設投資門檻,汽電共生廠的電子業者也可兼營電業,再開放獨立發電廠,也是一個必須即早推動長期政策。雖然當前民營電廠的發電成本仍高,但是一個健全的競爭機制,能有效推動新能源技術的進步,讓台電壟斷的爭議降低,同時更多的發電來源,也能分散斷電風險,政府只需建立清楚合約,並制訂保證收購電價,以保護新進業者,其他就讓市場機制自行發酵。技術日新月益,美日等先進國家也正在研發更安全的核能發電技術,我們不要為了反核而反核,不加思索就排斥所有核能的發展。我們應掌握最新科技,才不會被時代洪流吞沒。,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