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導演陳玉勳拍攝電影《總舖師》的作家黃婉玲(見圖,
IPCAM 400 萬畫素
,林欣誼攝),
排名系統
,從小愛聽長輩講古,
中部靈驗財神廟
,著有《百年台灣古早味》、《總舖師辦桌》等追尋古早台菜的作品,
台中安太歲財神廟
,新書《府城世家尋味之旅》從她出身的南瀛第一望族的家族故事談起,
高雄居家清潔
,回味大宅院的美味菜色。昨天新書發表會上,黃婉玲帶來府城台南名店製作、從她外公那代就愛吃的和菓子。她回憶年幼時,家裡會差長工去買和菓子回家,她往往眼睛直盯著一整盒繁複做工、外表精緻的點心,從盤算要挑哪一種、到一口一口配著茉莉花茶珍惜著吃完,都是美味的記憶,可惜年老的師傅不在後,這些點心就將失傳。寧可餓死不亂吃黃婉玲的母親出身柳營劉家望族,她提到阿祖當年帶著總舖師和一群婢女嫁到劉家,她幼時常跟著阿祖吃,養成刁鑽講究的口味;到她成長年代,家中傭人已不擅做菜,自認「寧可餓死也不吃難吃東西」的她,反倒成了家族唯一會做菜的人。她笑說:「我出嫁那天,我媽掉下眼淚,不是捨不得,是因為唯一會煮飯的人要離開家了。」書中從家族命運的興衰,連結阿祖用膳的菜單、三舅記憶中的美味、長工們愛吃的家常菜等,她記錄之餘,也一一尋訪長輩,「還原」做出數十道如今失傳的老台菜。還原失傳老台菜比如屬於長工吃的酸菜魚肚,原來是沒有豬肚可以吃而用魚肚代替;苦瓜鱸魚湯的醃瓜子入湯,是長工懷念貧窮家庭的家常菜;鹹酥青蛙、蒜頭青蛙湯早年都是用田邊抓來的青蛙入菜。新嫁娘煮給公婆吃的糯米肚,最大的考驗是如何把糯米塞到薄如紙的雞皮內,她自負:「吃過這道菜,你們就再也不想吃糯米腸了。」近年的飲食出版熱潮中,有多位非名人作家出身的作者,持續深耕此領域,如黃婉玲從愛做菜、追尋老台菜,到出書、開班教做菜,深懷「尋回台菜文化」的使命感,樹立特色。從飲食貼近鄉土此外,記者出身的陳淑華出版《島嶼的餐桌》、《彰化小食記》,分別記錄媽媽的菜色、家鄉彰化的小吃,結合文獻資料與調查採訪功夫,文筆動人;洪震宇的《旅人的食材曆》、《風土餐桌小旅行》則踏查台灣各地,採訪當地食材和飲食文化,貼近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