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淚近年已成為馬祖觀光代名詞,
,每年4到10月是追眼淚的最好時機,
,更吸引大批「攝手」到馬祖捕捉迷人的夜藍海奇景。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05年5月15日
藍眼淚近年已成為馬祖觀光代名詞,
,每年4到10月是追眼淚的最好時機,
,更吸引大批「攝手」到馬祖捕捉迷人的夜藍海奇景。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05年5月15日
藍眼淚近年已成為馬祖觀光代名詞,
,每年4到10月是追眼淚的最好時機,
,更吸引大批「攝手」到馬祖捕捉迷人的夜藍海奇景。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05年5月15日
藍眼淚近年已成為馬祖觀光代名詞,
,每年4到10月是追眼淚的最好時機,更吸引大批「攝手」到馬祖捕捉迷人的夜藍海奇景。天色漸暗,許多「追淚人」早已「全副武裝」,備妥攝影器材出現在馬祖各島的追淚景點,等待補捉藍眼淚唯美風采。「藍眼淚」形成原因眾說紛紜,多數人說是海中的渦鞭毛藻、介形蟲或夜光藻,因受到海潮擾動而發出光芒。近年許多民眾想到馬祖追淚,但想看到「藍眼淚」,還必須配合潮汐、海流、風向等因素;不過在北海坑道內,雖說不能百分之百保證看到,但機率比海邊「高出很多」,怕錯過美景的遊人們不妨前往一試。觀光局馬管處表示,為讓旅客欣賞藍眼淚美景,今年北海坑道夜觀藍眼淚活動已在4月1日啟動,想一睹醉人藍海的遊客可提早預約,相關訊息可到馬管處粉絲專頁「馬祖愛趴go」查詢。1050515(中央社),
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公開的蘋果公司專利申請書,
,詳細揭露了蘋果公司正在研發的疑似智慧型手表的新產品(見圖,
,摘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它配備了軟性可撓式觸控顯示幕,
,且可透過WiFi或藍牙技術與iPhone等智慧型行動裝置連網。
蘋果公司在二○一一年八月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提出的編號20130044215專利申請案,
,相關文件顯示蘋果研發的裝置將配備軟性可撓電路板與顯示器、觸控式使用者介面以及雙向通訊晶片,
,可以像手環一樣,向手腕一拍即可繞戴上。
蘋果的專利文件也指出,用戶可以使用此裝置對無線連網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下達指令,使其執行一些功能,例如檢視最新來電訊息、調整選播歌曲曲目清單等。
蘋果承認腕帶型的裝置用途相對有限,並暗示可能研發更寬廣的臂帶型裝置,「顯示幕寬度將有數英吋,如此可暫時檢視及操作其連線的可攜式裝置的顯示器」。當可攜式電子裝置放置於背包底部等較不方便拿取的地方時,這正可派上用場。
據科技顧問公司ABI Research指出,目前已有索尼、Fossil和Pebble等公司推出智慧型手表,三星等公司也正研發這類產品。
這類裝置的電池壽命問題仍待解決,可行之道包括採用無線充電等技術,而一旦克服了這類難題,估計到二○一八年底以前出貨量將可達到四億八千五百萬,將為蘋果公司與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商帶來可觀商機。蘋果將運用動能收集裝置採集使用者手臂運動產生的能量,或是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以維繫裝置電池續航力。,
去年台灣風光拿下最愛日本國家冠軍,
,不過,
,根據日本電通調查,
,今年台灣從冠軍掉到第7名,
,泰國則從去年第3名進步到第1名。台日交流頻繁,
,去年多項調查都指出,
,日本是台灣人最愛旅遊國家第1名,
,不過,這個優勢在今年有了改變,日本電通公司最近公布「Japan Brand調查2016」,針對20個國家「喜歡日本的程度」排名,包括泰國、越南、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這項調查發現,對日本最有好感的國家,泰國從去年的第3名攀升到第1名,至於台灣則由去年第1名跌落至今年第7名,去年同樣並列第1的還有越南,今年則小幅退步到第2名,第3名則是菲律賓,由去年第4名小幅前進。這項調查同時也針對各國旅客最愛的日本城市調查,整體前5名分別是東京、京都、大阪、廣島和北海道,不過,台灣旅客最愛的城市排序卻不相同,分別是北海道、京都、大阪、東京和沖繩。這項調查是日本電通公司針對各國20歲至59歲以上中產階級民眾所做的調查,調查期間為今年4月25日至5月18日,透過網路調查,每個國家樣本200人,總計有4000人。1050727(中央社),
鴻海(2317)集團副總裁呂芳銘今日針對集團併購策略進行演講,
,他表示,
,鴻海近年來透過調整公司定位進行發展布局,
,以此進行所有的策略性併購投資,
,並以「構」、「竝」兩字指出鴻海將自己打造為開放性平台,
,透過策略性投資與合作夥伴並肩作戰。生策會與生策中心今日舉辦「2016生醫產業國際併購趨勢與策略論壇」,
,原規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及創新數位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劉揚偉主講「國際併購的挑戰與勇氣」。不過,由於中秋連假雙颱打亂兩人行程,因此改由副總裁呂芳銘代為演講。呂芳銘表示,鴻海1991年上市時只是年營收23億元、只有連接器一項產品的中小型企業,在1996年開始透過併購拓展營運規模,跨入機構件領域。郭台銘在2000年、2005年兩度調整定位來帶動公司轉型,15年來透過併購布局,帶動年營收自900億元大增至4.48兆元。呂芳銘指出,無論是2000年提出的「科技鴻海」、還是2005年提出的科技服務,所進行的投資併購都是圍繞發展主軸進行策略性布局,以目前發展的「雲移物大智網」策略,核心便是11屏3網2雲,近年進行的國際併購及投資,均與此發展軸心有關。呂芳銘表示,鴻海以價值鏈延伸、商業模式進化、產品及服務轉型作為三大發展策略,如郭台銘提出IIDM+SM的新商業模式,透過硬軟整合、實虛結合,布局八大生活及網路、並融合智慧大數據應用,藉此轉型為高科技服務公司。呂芳銘指出,鴻海不做品牌,而選擇與客戶更緊密整合,藉由不斷提升技術產品、改變商業模式,提供客戶更高的價值鏈。像投資夏普便不是併購,而是策略性布局,主要是為了整合關鍵零組件,以因應未來全球物聯網進入智慧家庭、辦公室、製造、城市等應用的大趨勢。對於鴻海集團的國際併購策略,呂芳銘以「構」和「竝」這兩字,說明鴻海打造自己作為一個開放性平台,透過策略性投資與合作夥伴並肩作戰,讓新加入的單位透過鴻海的平台基礎、垂直整合、一次購足等資源環境,提供給新投資或併購公司利用。(時報資訊),
3年派駐生涯留下的是春夏秋冬、人物、動物、人文風俗、不論晴雨、日出日落、小橋流水、黑瓦白牆等,
,交織成江南風貌集錦,
,游行錦說,
,這次策展也讓他回味當時的生活,
,因為每一張照片都能回想起當時的情境。「攝影豐富我的人生」,
,游行錦表示,
,學習攝影讓他變得快樂許多,外派工作期間更讓他發現攝影的好處,也希望邀有興趣者一同與他從鏡頭看江南。,
中國大陸官方媒體今天持續倡議「琉球(地位)再議」論,
,聲稱日本如果成為破壞「中國崛起」的急先鋒,
,大陸就應投入實際力量,
,在沖繩地區培育「恢復琉球國」力量。
大陸環球時報今天繼續討論人民日報日前刊登的「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文章,
,所引發的「琉球再議」論。
報導也引述人民日報上述專文作者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的談話說,
,他的文章觸及琉球的目的,
,是論證釣魚台不屬於琉球,
,也說明琉球在歷史上不是日本的;琉球問題可以再議,也可以不議,「不議,日本就必須改變在釣魚島(釣魚台)問題上咄咄逼人的姿態」。
環球時報還引述「沖繩時報」報導說,日本「用武力併吞沖繩強制合併」的歷史是事實,沖繩當地的反應也很複雜。當地考古學家安里嗣淳就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孫中路」,且印在名片上。
安里嗣淳說,琉球的士族都有中國名字,是要保留曾經和中國、日本兩國和平相處的沖繩歷史文化。
環球時報的文章說,大陸可分3步啟動「琉球再議」。第1步,開放大陸民間關於琉球問題的研究和討論,包括允許民間成立追究琉球歷史問題、支持恢復琉球國的組織,向世界普及日本非法占據琉球的歷史知識,大陸官方對此不參與也不反對。
第2步,視日本對大陸的態度,決定大陸政府是否正式改變立場,以「中國政府」的名義在國際場合提出琉球問題。
文章說,第3步,如果日本成為破壞「中國崛起」的急先鋒,大陸未來就應投入實際力量,在沖繩地區培育「恢復琉球國」的力量。1020512
,
台北市議員鍾小平質疑財政局長邱大展和前捷運局長陳椿亮涉嫌在雙子星案瀆職及圖利廠商,
,廿九日到地檢署按鈴告發。邱說,
,不清楚申告內容,
,沒什麼好回應;陳則強調「並非事實」。
北市府官員遭點名涉案,
,台北市長郝龍斌廿九日指出,
,尊重司法調查,
,對同仁毋枉毋縱,
,若確認涉案絕對嚴辦,但目前法律程序尚未走完,請外界不要「未審先判」。
鍾小平舉發陳椿亮、邱大展擅自修改雙子星案合約,讓馬來西亞商怡保花園、谷中城不必負連帶賠償責任,確保二家公司願意投資。陳椿亮說,合約從頭到尾只有一個版本、並未修改,捷運局也沒有一定要讓太極雙星團隊得標的壓力。
鍾也質疑,太極雙星承諾廿年內不處分樓地板面積,其實早開始向外兜售,評審委員竟未要求太極雙星辦理信託,實在離譜。陳椿亮說,廠商是否有兜售,除非有人明確檢舉,否則很難查證。至於信託,按程序而言應先確定能簽約再做相關要求。
邱大展曾暗批議員應曉薇「放鞭炮、開香檳」慶祝,「選民服務有做到這樣嗎?」當時還說,開會前幾天收到通知書,才知道自己是委員,這樣還要被解讀為弊案,相當不公平。
昨天邱大展僅低調透過祕書說,他不了解議員控告內容,沒什麼好回應。
昨日邱大展恢復上班,早上進到辦公室,下午到府外開會。記者到邱辦公室,發現裡面並未開燈,牆上的行事曆還寫下午兩點參加「促參」會議,辦公室祕書也立刻打電話向邱說,有記者到辦公室堵人,甚至還揚言記者再不離開,就要叫警察。,
交通部常務次長范植谷昨(30)日說,
,兩岸服貿協議開放陸資來台經營海運輔助性服務業(含港區倉儲),
,我方僅開放大陸港埠服務業者投資新建商港之BOT特許公司可經營業務範圍,
,因此陸資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權,
,只有經營權,
,且經營一段時間後經營權需回歸政府。
范植谷強調,
,服貿協議並未開放港埠服務業建立運銷合一的一條龍服務,除了港埠服務業陸資只能投資新商港的BOT特許公司可經營範圍外,並排除內陸貨櫃集散站範圍、限制陸資持股比例需低於50%,且不得超過其他非陸資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陸資不能取得控制權,形同總量管制。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30)日舉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有關海運輔助性服務業與公路運輸支援服務業公聽會,范植谷、經濟部次長卓士昭、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等官員列席,並回答業者提問。
服貿協議中,大陸承諾台資港埠業者登陸第一年就可以開設分公司,享有國民待遇,比其他外資必須設立辦事處一年後才能開分公司優惠。
從事海空運承攬的崴航集團董事長曾俊鵬說,台灣市場很小,一年貨運量2億多噸,大陸為170億噸,他贊成簽署服貿,以俾業者能進入大陸市場。但大陸只開放福建省,並不公平。
他說,台灣業者經營的是國際網路,不用怕大陸的競爭,而在大陸經營最大的挑戰是市場太大,財力人力需求都很大。換言之,台灣業者如果只能在福建省經營是不切實際的。
而國民黨擬推動兩岸服貿協議在立院本會期過關,不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天表示,服貿協議並沒有自動生效的問題,但本會期再怎麼審,16場公聽會開完大概會期就結束了,要通過「絕對是非常困難」。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與柯建銘等人召開國際記者會,媒體詢問,未來立法院會期有關核四、服貿協議等議程及重要法案的進展,是否會受到連串政治因素的影響?
蘇貞昌表示,確實會有影響,但並不是因為民進黨提出罷免等動作,而是受到國民黨內鬥影響。,
7月初海軍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
,國防部今天公布行政調查報告,
,提出4大原因,
,包括未依規定全程督導系統操控作業、輕忽防險機制、任務分配欠周、幹部專業訓練及督管強度不足。海軍金江艦7月1日誤射雄三飛彈造成翔利昇漁船船長黃文忠死亡,
,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今天依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中士高嘉駿,
,依廢弛職務罪嫌起訴士官長陳銘修及兵器長許博為。國防部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公布行政調查報告,對於出事原因提出4大點,第一點是未依規定全程督導系統操控作業,違反訓練紀律。報告指出,金江軍艦接受年度甲操測考前,實施雄三飛彈系統測試,陳銘修未全程於戰情室執行系統設定督導,且未再次確認模式選擇;另外,高嘉駿未依系統督導員命令,完成目標選擇備便待檢,逕自於操控臺接續實施操作,造成3號飛彈在未裝設測試訓練模擬器狀態下,實際啟動發射。第二點是精準武器操演檢整及操作過程,輕忽防險機制。報告指出,金江軍艦執行飛彈射控系統檢整,在執行2部「測試訓練模擬器(TTS)」連接作業時,逕由高嘉駿及射控下士賴柏丞自行完成;甚至違反實彈不可接上火線安全接頭規定,由賴柏丞及高嘉駿分別將火線接頭連接全數彈位,期間許博為和陳銘修等幹部未在場督導。第三點為測考資審疏漏,任務分配欠周。報告指出,金江軍艦在艦長接任指揮權未滿3個月,即提出測考申請,與規定不符。另在接受年度甲操測考前1日,仍執行105-1飛彈警戒任務預演,且測考當日艦長林伯澤少校參加105-1精準飛彈射擊警戒區隊航前會議,相關幹部趕製測考受檢缺漏資料,顯見海軍131艦隊、艦指部及教準部,對於單位測考申請審查欠周密,交付工作重疊,就任務分配指揮機制及測考執行輔管教育作為均有疏失。第四點為幹部專業訓練及督管強度不足,未遵工作規範。軍方分析,肇案時在艦幹部學經歷資料顯示,軍官幹部均受有初級軍官班等教育訓練,且曾歷練同型船艦經驗,然對實務工作及武器裝備等相關規範並不熟悉。另查陳銘修雖完成射控系統合格簽證,但卻未能貫徹規範要求據以執行。1050829(中央社),
儘管近來中日、日韓之間因領土主權爭議而關係惡化,
,但自由貿易談判並未受影響,
,南韓貿易部長朴泰鎬十九日表示,
,在柬埔寨召開的東亞領袖會議(EAS)廿日預定舉行中日韓三國的貿易部長級會議,
,會上將宣布正式啟動洽簽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談判。
出席東亞領袖會議的南韓總統李明博,
,十九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金邊下榻的酒店舉行首腦會談。據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
,兩人決定啟動雙方在外交和安全領域的戰略對話,
,並針對務實推動韓中日FTA進程達成協議,同意宣布啟動三國FTA談判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
另據大陸媒體報導,溫家寶也重申加快推進中韓自貿區談判,盼望中韓雙邊貿易額二○一五年達到三千億美元。而據南韓方面估計,中日韓若締結FTA,中期至長期而言,南韓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望增加一.四五個百分點。
日本時事社指出,近來日中韓之間,因釣魚島與獨島的領土主權爭議而關係惡化,原本傳出三國的FTA談判可能延宕,且三國領袖在東亞領袖會議上也確定不舉行三國領袖會談,取而代之的是,貿易部長級會議將表明三方對FTA的積極立場。
此外,日中韓與東協等亞洲十六個國家,也擬配合展開洽簽亞洲廣域性的FTA,即RCEP談判。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針對朝實現RCEP展開談判表示歡迎。
中日韓三國領袖今年五月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決定為簽署三國FTA在年內啟動談判。南韓《東亞日報》指出,之後三國的工作小組進行過三次協商,國內程序也已完成。南韓相繼完成聽證會、對外經濟長官會議表決、國會報告等所有程序,只剩下宣布正式啟動三國FTA談判。
但最近因為領土紛爭,中日關係惡化,中國政府接連警告FTA協商可能會中斷,而日本似乎也對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更感興趣,因此曾有傳言今年內很難展開三國FTA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