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幣清算動起來了!中國人民銀行昨晚宣布,
,授權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擔任在台人民幣清算行。在清算行就定位後,
,我央行評估,
,貨幣清算機制有機會在農曆年前啟動,
,屆時人民幣業務就可上路。
金管會表示,
,若兩岸完成清算機制,
,國內DBU(外匯指定分行)就可立即開辦人民幣存款,未來如人民幣放款、債券、人民幣計價基金及人民幣保單等,都將陸續開放。
影響所及,人民幣在台將從只可兌換現鈔邁入可存放款的新時代,就跟美元一樣,未來民眾若要存人民幣,不再需要繞道香港、大陸的銀行,在全台各地的銀行都可以存。
央行總裁彭淮南今將赴立院報告明年度業務及營業預算,搶先一步,人行昨晚送上清算行的超級大禮,這也讓央行發展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有了著力點。
央行和人行在八月卅一日簽訂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同意在六十天內各自選出新台幣和人民幣清算行,方可辦理兩岸人民幣業務。
我方在九月十七日就選出台銀上海分行作為在大陸的新台幣清算行,未料大陸因召開十八大,清算行遴選作業停擺,原本預期人行十月底就可宣布人民幣清算行,也被迫延後。
相關人士指出,即便市場傳言在台人民幣清算行就是中銀台北,但因決定權在人行,只要人行沒有主動宣布,我央行也無從催起,只能乾著急,靜候人行公布好消息。
昨日人行公布清算行後,我央行總算鬆了一口氣,彭淮南隨即召集央行一級主管,討論如何加快貨幣清算實質接軌的準備工作,並就人行當年授權中銀香港子行作為人民幣清算行的歷史,進行沙盤推演及時程評估。
人行是在○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與香港金管局簽署貨幣清算MOU,並於十二月卅一日選出清算行,歷經近二個月準備時間,香港人民幣清算業務在隔年二月廿五日啟動。
銀行主管認為,香港從選出清算行到清算機制上路,約二個月時間,有香港經驗在前,在台作業時程可能縮短,搶在農曆年前上路、開通人民幣相關業務的可能性相當高。(相關新聞刊A6),
屏東排灣族獵人蔡忠誠因自製獵槍,
,遭法院重判2年8個月,
,12月17日最高法院基於保障原住民文化,
,宣判蔡忠誠無罪。只是,
,這個判決出爐後,
,警政署卻說,
,將開會討論自製獵槍定義,
,並強調這只是「個案」,尚未修法前,還是依照現行《槍砲彈藥管制條例》執行,也就是照樣會抓「非法」改造獵槍的原住民。
自製獵槍問題存在已久,警政署僅同意殺傷力較小的「前膛式」獵槍,這種獵槍非但殺不死獵物,反會使獵人飽受膛炸危險,甚至因此眼瞎受傷,於是獵人大多改造獵槍,加入殺傷力較強的「喜得釘」(工業用底火)。
此種獵槍警政署以殺傷力太強,恐有治安隱憂禁止,而《槍砲彈藥管制條例》也沒清楚定義獵槍,原住民因不熟警政署規定,屢誤觸法。
警政署以治安為由禁止原住民在獵槍加入「喜得釘」,究竟自製獵槍是否造成治安隱憂?
警政署資料顯示,今年初到11月底止,持有自製獵槍原住民共3497人、自製獵槍槍枝總數4427枝,近3年來,查獲非法持有槍械共3982件、非法槍枝共4402枝;但另一方面,近3年自製獵槍刑案傷亡人數5人、黑槍高達370人。
自製獵槍數字和非法持有槍械枝數差不多,不過造成刑案死傷數字,黑槍卻比獵槍多出70倍。這樣的數字輔以最高院判決,警政署仍堅持以安全理由查緝獵槍。,
美國勞工部週四指出,
,上週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1萬3千人,
,經季節調整後為25萬3千人,
,優於市場預期的27萬人。另外前1周初領人數經修正後則微幅降至26萬6千人。美國初領人數在先前歷經3周增加,
,過去兩周又轉而減少,
,也讓該人數再回到近歷史低點。上周是美國初領人數連續第58周在30萬人之下,
,創下1973年以來人數低於該門檻的最長一段時期。此外用來減緩每周波動性,
,較能反映就業市場真實面貌的4周移動平均人數在上周則減少1500人至26萬5千人。(工商即時),
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料將明天抵達白宮,
,在他的最新紀錄片上映前,
,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談論氣候變遷。這部電影聚焦於全球暖化帶來的毀滅性衝擊。法新社報導,
,以電影「神鬼獵人」(The Revenant)奪下2016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已鼓吹環保多年。他將會見歐巴馬及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大氣科學教授海霍(Katharine Hayhoe)。歐巴馬在2個總統任期中,
,都將對抗全球暖化列為施政優先。這場將於白宮草坪舉行的會面,
,是美國南方音樂節(South By Southwest)活動的一部分。南方音樂節結合新科技、電影以及音樂,
,每年在德州奧斯汀(Austin)盛大舉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首部關於氣候挑戰的紀錄片「第11個小時」(The 11th Hour)上映至今已將近10年,
,身兼製作人的他目前正在宣傳新片「大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暫譯),歐巴馬與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將於片中短暫露面。(譯者:中央社周莉芳)1051003(中央社),
★6月登場的高雄老四川三對三World Tour選拔賽,
,即日起不論年齡、性別、國籍或等級都可報名,
,除爭奪高額獎金,
,今年男子組冠軍更代表高雄市,
,7月20日前往日本東京參加亞大區大師賽。
今年北區預賽6月1、2日在強恕高中舉行,
,6月8、9日舉辦的南區預賽與6月29日總決賽都在世運場館戶外籃球場開打,比賽細節與報名方式請上中華民國三對三籃協官網查詢。,
日本男星獲頒觀光局的台灣貢獻獎。(楊竣傑攝)
以拍攝棒球電影《KANO》走紅台灣的日本男星永瀨正敏,
,今天在觀光局的觀光節慶祝大會獲頒台灣觀光貢獻獎,
,他熱愛台灣,
,也關心台南大地震,
,今天下午將親赴台南向罹難者獻花致意,
,撫慰災民。永瀨正敏受訪時表示,
,台灣人民友善的心讓他印象深刻,
,雖然能力有限,但會將對台灣的好感,宣傳給周遭友人,讓更多人來台灣。他更透露,以台灣風土民情為主的攝影展,本月29日將完整移師到家鄉、九州宮崎縣,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攝影展,展中會準備白色布條讓參觀者簽名,寫「Pray for Taiwan」等替台灣人民加油打氣的話,結束後送給台灣,鼓勵民眾。(中時即時),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7日表示,
,絕不能接受大陸總理李克強的日本「竊取中國領土」論,
,並批評說「這是嚴重無視歷史的發言」。
正在德國訪問的李克強,
,26日參訪二次大戰的波茨坦會議舊址時強調,
,《波茨坦宣言》重申《開羅宣言》確定的原則,
,亦即日本必須歸還竊取的東北、台灣等島嶼。日本媒體認為,李克強這番日本竊取中國領土的言論,暗指日方竊取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對此表達不滿。
日本共同社報導,菅義偉27日上午在記者會上批評說,「這是嚴重無視歷史的發言。絕不能接受。」
他同時強調,尖閣諸島在歷史上及國際法上都是日本固有領土,現在也由日本有效控制。「中國單方面對尖閣諸島發表的任何言論,不會對我國的立場造成影響。」
李克強26日在德國柏林近郊的波茨坦發表演講稱,任何否定和美化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不僅中國人決不允許,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正義之士都無法接受。
大陸《環球時報》社評27日也以李克強的講話為基礎,進一步訓斥日本。社評說,無論日本怎麼折騰,它們一定是這場圍繞歷史「持久戰」的輸家。「釣魚島(台)問題表面上看只是中日圍繞一個無人島歸屬的爭端,但它反映的同樣是日本對待二戰結果的態度。」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日本媒體報導,
,台灣對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禁令,
,可望在7月放寬限制;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表示,
,目前完全沒有這方面訊息,
,將發聲明澄清,
,表達政府立場。無黨團結聯盟立委高金素梅今天在內政委員會質詢時指出,
,日本共同社報導,
,日方對民進黨政府多所期待,台灣對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禁令,可望在7月前放寬限制,「好巧喔,談漁權也是7月,輻射食品也是7月要放寬,這是行政院同意的嗎?」陳美伶答詢時表示,目前完全沒有這方面訊息;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也說,昨天記者會中已經公開澄清,目前衛生福利部沒有這樣的規劃,也沒有這樣的訊息,必須經過科學證據的評估後,確保國人健康才會開放。高金素梅則批評,不要抱著日本人大腿,「日本到現在還沒跟慰安婦道歉,就這樣投降?」若這篇報導是錯誤的,請行政院正式提出聲明反駁。陳美伶表示,真的是沒有這樣的訊息,可以提出聲明澄清;至於媒體報導的自由,恐怕沒有辦法正式行文,但是可以表達政府的立場,「目前確實無所悉」。1050525(中央社),
大立光第2季毛利率破表,
,衝上66.37%,
,財報驚豔,
,顯然先前「搶單」說破功,
,讓法人認錯回補,
,並紛紛上修獲利展望,推動大立光今天股價強勢攻抵漲停價3430元。大立光今天在閃亮財報推動下,開高走高盤中一度強攻上3430元漲停價,創下近1年來新高價,能否進一步挑戰去年7月初創下的3715元歷史新高點,備受市場關注。近期市場對於蘋果雜音不少,針對蘋概股也大多不抱特別期待,市場原預期大立光法說會內容不會有太大的驚喜,然而不在意料中的利多才是真正的驚喜,震撼力果然十足。先前市場不斷傳出陸廠舜宇光電及日本康達智(Kantatsu)近逼搶單的說法,雖然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一向以「競爭永遠存在,每個競爭者都是可敬的」回應,但「數字會說話」,大立光以實際的數字破除謠言,可望繼續獨霸雙鏡頭市場。除了手機鏡頭獨霸市場外;針對車載鏡頭進展,林恩平表示,車用領域的市場規模應該不會比智慧手機大,但單價會好一點。他坦言,2年內車用鏡頭對大立光營運的貢獻還不大。1050715(中央社),
埃及軍方14日的大規模掃蕩行動不但造成慘重死傷,
,冒著生命危險在第一線採訪的各國媒體,
,也傳出已有3人死亡多人受傷。
確定喪生的記者,
,包括英國天空新聞61歲資深攝影記者迪恩(Mick Deane)、杜拜媒體Xpress的26歲埃及女記者伊拉濟茲(Habiba Ahmed Abd Elaziz),
,以及埃及國營《新聞報》(Al Akhbar)的埃及記者加瓦德(Ahmed Abdel Gawad)。兩名男記者皆是奉派採訪而殉職,
,伊拉濟茲則是趁年休假返國探親,
,未料碰上這場奪命動亂。
前往埃及採訪的《華盛頓郵報》記者霍斯羅納女士,則在個人推特和報導中,鮮活描述她和華郵埃及分處兩名當地同事夏拉夫、曼蘇爾身陷險境、並遭警方恫嚇的實況:「稍早有個警察跟我說,我把他寫進筆記本裡是在『挑釁他』,隨後他又告訴我和同事們說,『如果再讓我看到你們,我就開槍打你們的腿』。而安全部隊拿著雙筒望遠鏡,在附近建築物屋頂監看我們…我們發現,自己已被警方的封鎖線給團團包圍…」
「自動步槍開火的聲響,在建築物間迴盪,我們(3個)和當地居民只好倚著一堵牆慢慢蹲下…上午11點,一顆子彈從我們頭頂呼嘯而過,我不知道它打哪來…有時候,你會覺得子彈從四面八方打過來。」
霍斯羅納寫道,隨著軍警炮火加劇,四處瀰漫著催淚瓦斯的濃烈氣息,她和同事一路爬到一處地勢較低的小巷,和另外兩名埃及記者躲在一塊,耳際傳來一陣又一陣震耳欲聾的槍聲,眼前有幾個年輕人以推車充作運送傷者的工具。
直到過午,衝突漸緩,霍斯羅納一行人才脫困,「我們緩緩離開,行經一列列警察,看見許多遭政府拘捕的民眾,渾身是血癱坐在板凳上,他們抱著頭,等待他們的命運。」,